朔风吹叶雁门秋,万里烟尘昏戍楼。
征马长思青海北,胡笳夜听陇山头。

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二:

朔风吹叶雁门秋,万里烟尘昏戍楼。

征马长思青海北,胡笳夜听陇山头。

注释:

朔风:北方的寒风。

榆关:即今河北山海关,古时与雁门相接壤的地方。

榆荚:榆树的果实,可食。

雁门:山名,在今山西代县西北。

烽堠:烽火台,古代边郡瞭望敌情的设施,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遇有敌兵入侵,则点燃烽火,报告守军。

碛(qì):沙漠。

羌笛:一种乐器,相传是羌人所制。

羌: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泛称。

胡笳(xiā):胡人所吹奏的管乐。

陇山: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交界处。

赏析:

这是一首写边塞生活的诗,描写了塞外秋天的景色和边地戍卒的生活状况。

首句写秋风劲吹着大雁南飞,榆树的叶子也飘落在塞外的战场上,整个边塞笼罩在一片萧瑟之中。

二句写边塞的辽阔和荒凉,烽火台遍布,烽火连天,远处的沙尘已经迷漫了整个边关,看不到一草一木。

后两句写戍卒们思念家乡的心情,他们骑着战马,在茫茫的大漠中驰骋,常常想起遥远的青海以北;而当寂静的夜晚降临的时候,他们又听到远方的胡笳声声入耳。

这首诗以“悲凉”为中心情感,描绘了边塞将士们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战争和士兵苦难的深深同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