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昨日上山下,达曙不能寐。何处接长波?东流入清渭。
注释: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昨天我下山时,一直听到夜里不能睡。何处接长波?东流入清渭。
翻译:
横吹曲辞陇头水
询问陇头的水流,为什么总感到悲伤?深深怀疑那呜咽的声音,其中一定有戍边士兵的泪水。
昨日上山下,达曙不能寐。什么地方能听到长流水声?向东流入了清清的渭河。
赏析:
《横吹曲辞·陇头水》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此诗以陇头水为线索,写征人思妇的离愁别恨,情意绵绵,凄婉动人。
首句“借问陇头水”,便点明了题意:借问这陇头流来的水呀,你为何老是这样哀伤地呜咽不止呢?“借问”是说作者对陇头水产生了疑问,“陇头水”是指从陇山流下来的水,这里指泾水支流的一条小河。作者借问陇头之水,其实是想探听征人的音讯,所以“终年恨何事”一句,就表明了这种心情。
次句“深疑呜咽声”,紧承上句“借问陇头水”。这句意思是说,他深深地怀疑这陇头水呜咽声之中,定有征人的消息。因为征人久戍不归,自然会引起他的疑虑和思念之情。
第三句“中有征人泪。”承接第二句,进一步描写陇头水鸣咽声中蕴含着征人泪的情景。“昨夜”二字,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征人的情绪状态。“昨夜”说明征人是在昨天晚上才到的,因此直到今天早晨还难以入睡。“上山”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深夜里听到陇头流水声,而心中又牵挂着远在边疆戍边的征人的情况。“达曙”即彻夜,“不能寐”就是没有睡好。“上山下”三字,不仅写出了作者听到流水声的时间是在夜间,而且还暗示出作者所听到的水声是由山上传来的。“何处接长波”二句,写征人远在陇山之西的渭水中流,那里水势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流入”三字,表明水势的流向是向东,而“清渭”则是指渭水。这四句诗,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陇山之西的渭河,而陇头上流而下的河水,正是从这条河流的源头流来的,它从甘肃天水县的陇山脚下发源,经过陕西宝鸡、咸阳等地,注入黄河南面的洛水中游,最后流入黄河,再入渤海。
这首诗虽然只是写了陇头水,但作者却通过这一自然景物,抒发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战争的担忧之情。全篇以景衬情,情寓于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