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槛山川漾落晖,槛前前事去如飞。
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
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
红楼翠幕知多少,长向东风有是非。
满槛山川漾落晖,槛前往事如飞逝;
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
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
红楼翠幕知多少,长向东风有是非。
注释解释:
- 满槛山川漾落晖:形容景色美丽,阳光洒满栏杆,仿佛山峦和河流都映衬着落日的余晖。
- 槛前往事如飞逝:比喻时间流逝迅速,往事就像流水一样不可追回。
- 云中鸡犬刘安过:借用历史人物刘安的故事,暗示某种事物或现象如同神话中的刘安一样虚幻而短暂。
- 月里笙歌炀帝归:通过描绘月宫中的笙歌声,表达对逝去帝王的怀念之情。
- 江蹙海门帆散去:描述江面狭窄到足以让帆船在其中曲折航行的景象。
- 地吞淮口树相依:形象地描绘了土地与淮河交汇处的景象,树木相互依靠。
- 红楼翠幕知多少:用“红楼”和“翠幕”指代繁华的宫殿建筑,表达了对古代繁荣景象的怀念。
- 长向东风有是非:意味着总是在春风中引发争议和是非,暗示历史的变迁总是伴随着争议和是非。
赏析:
罗隐的《广陵开元寺阁上作》是一首富有象征意义的诗篇。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荣光的追忆。其中,“满槛山川漾落晖”与“槛前往事如飞逝”两句,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伤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美好时光的短暂。此外,通过使用“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这样的历史典故,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也借此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缅怀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次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索,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