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钱塘江潮水汹涌澎湃,气势磅礴,仿佛要冲垮堤岸。”怒声”指的是潮水的怒吼声,”汹汹”形容其声势浩大;”势悠悠”则是说潮水的势头悠长,持续不断。”罗刹江边”可能是指钱塘江边的某个地方,因为”罗刹”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指代凶猛的动物或者强大的敌人。”地欲浮”表示这个地方地势低洼,有被淹没的危险。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这句诗说的是,尽管人们常常来往于这条河流,但是他们仍然保持着对这条河流的信任,知道它总是在向平静的水流回归。”漫道”表示人们普遍的看法或者信念;”存大信”则是指在人们的心中,这条河流是值得信任的。”反覆向平流”是指河流总是朝着平静的方向流动,这里的”反覆”意味着循环往复,而”平流”则是指河流平静的状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这句诗描绘了钱塘江潮水的力量之大,以至于人们担心它会将一切冲刷干净,就像是一个没有底部的巨大湖泊一样。”巨浸”指的是巨大的水体;”疑无底”意味着人们怀疑这个巨浸是否真的没有底部。”猛过西陵只有头”则是指钱塘江潮水的力量巨大,即使是经过西陵这样的地形,也只是留下了一个头部。这里的”西陵”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比喻钱塘江潮水的力量之强。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最后一句诗是对前一句的回答,表达了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至竟”意味着最终的结果或者结局;”朝昏”可能是指时间的早晨和黄昏,也可能是指潮水的涨落;”谁主掌”则是问是谁在掌控着这一切。”好骑赪鲤问阳侯”则是说想要骑着红鲤鱼去询问太阳神(阳侯)的事情,这里的”阳侯”可能是指传说中的太阳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钱塘江潮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首句以”怒声汹汹势悠悠”开篇,生动地描绘出了钱塘江潮水的汹涌澎湃之势,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之美。随后的句子通过对潮水的不同方面的描绘,展示了其变化无常、勇往直前的特点,进一步突出了潮水的力量之大。最后一句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规律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