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垣危堞迹依稀,试驻羸骖吊落晖。
跋扈以成梁冀在,简书难问杜乔归。
由来世事须翻覆,未必馀才解是非。
千载昆阳好功业,与君门下作恩威。

注释:

  1. 经故洛阳城:经过曾经的洛阳城。
  2. 败垣危堞迹依稀:残破的城墙、低矮的城垛,遗迹依稀可见。
  3. 试驻羸骖吊落晖:试着停下疲惫的马,在落日余晖中哀叹。
  4. 跋扈以成梁冀在:肆意妄为,最终成就了梁冀。
  5. 简书难问杜乔归:书信难以传递,询问杜乔是否归来已无可能。
  6. 由来世事须翻覆:自古以来,世事变迁,无常不定。
  7. 未必馀才解是非:未必有才能分辨是非。
  8. 千载昆阳好功业:千年后的昆阳留下了美好的功业。
  9. 与君门下作恩威:在你的门下施展恩德和威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残破的洛阳城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沧桑感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经故洛阳城”直接点明了地点,而“败垣危堞迹依稀”则描绘了古城遗址的残破景象。诗人站在这座古老的城市前,不禁感到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无情。
    接下来的句子“试驻羸骖吊落晖”,诗人尝试着停歇疲惫之马,在夕阳下哀悼过去的辉煌。这一行为象征着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怀念。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大地,诗人的心情也如同这落日一般,充满了悲凉和哀愁。
    第三句“跋扈以成梁冀在”,诗人用“跋扈”二字来形容梁冀的行为,表达了对梁冀的不满和谴责。这句诗揭示了历史中的黑暗面,暗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权力的腐败。
    接下来的“简书难问杜乔归”,则是诗人感叹自己无法传递书信,也无法得知远方友人的消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失联的无奈。这句诗也反映了古代通信的局限性和人们对友情的渴望。
    “由来世事须翻覆”一句,诗人用“由来”一词总结出世事的无常,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变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认识。
    最后一句“未必馀才解是非”则是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质疑,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怀疑。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困惑,也体现了他对自身能力的担忧。
    整首诗以古都洛阳为背景,通过对古城遗址的描述和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反思,表现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