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里前年别望郎,丁宁唯恐滞吴乡。
劝疏杯酒知妨事,乞与书题作裹粮。
苹鹿未能移海曲,县花寻已落河阳。
九原自此无因见,反覆遗踪泪万行。
【注释】
箧(qiè):小箱子。
凤里:指京城。
丁宁:再三叮嘱。
滞:滞留,停留。
苹鹿:《汉书·东方朔传》:“朔常从上(汉武帝)至甘泉宫,自修为帝画云气图,上有物故名‘太一’。朔曰:“宜言神怪奇伟者,待我作图乃可具言耳!”朔遂画其状,因赞曰:‘宝君,上与天俱存,若今之见,愿君还归未央宫,宿卫方中,使上知之。”后遂以“苹鹿”指代武帝。
县花:即木槿花,这里借指柳宗元。
九原:古称帝王的墓地在九州之外,所以称帝王的墓地为九原。
反覆:反复。遗踪:遗留下来的痕迹。
【译文】
箧中得故王郎中书
你给我的信,让我想起从前我们在北京相识的情景。
前年我们在这里分别时,你一再叮嘱我不要滞留京城,要回到柳州去。
劝我喝酒怕耽误公务,就请将我的书信题在酒壶上作为行囊的食物吧。
如今我无法像去年一样,随你去海曲,也不能象去年那样,随你去河阳。
你离开柳州已经很久了,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只能通过这封书信来表达对你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赏析】
柳宗元与刘禹锡都是唐代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参加者,两人交谊深厚。《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是柳宗元写给韦中立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刘禹锡的思念之情。这封信写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当时柳宗元被贬到边远的连州,而刘禹锡则被贬到更远的朗州。
信开头,柳宗元就提到自己收到一封来自京城的书简,并回忆了他们前年在京城的那次分手。信中说:“前年别望郎”,就是这次分别的情形,“丁宁唯恐滞吴乡”,表明了他当时的心声,担心自己会滞留在京城,无法回到柳州去。信中又对刘禹锡进行了挽留:“劝疏杯酒知妨事,乞与书题作裹粮”。意思是说,如果刘禹锡能够把酒送给我这个在外之人喝,那真是对我的照顾。如果我需要食物的话,请你把我的回信题写在酒壶上,这样我就可以吃到了。
柳宗元并没有得到刘禹锡的回信。于是他感叹:“苹鹿未能移海曲,县花寻已落河阳”。他想到自己无法像前年那样随刘禹锡一起去海边,也不能像去年那样随他去河南,因此心情十分惆怅。
柳宗元用反问句来结束全诗:“九原自此无因见,反覆遗踪泪万行”。这是对刘禹锡的深深思念和牵挂。他在信中写道:“九原自此无因见”,意思是说,从此以后我们再也见不到面了,只能在梦中相见了。而“反覆遗踪泪万行”,则是对刘禹锡的深情呼唤和怀念,表达了柳宗元对刘禹锡的无限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