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君法苑思冲虚,使我真乘刃有馀。
若使龙光时可待,应怜僧肇论成初。
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
萧寺讲轩横淡荡,帝乡云树正扶疏。
几生曾得阇瑜意,今日堪将贝叶书。
一振微言冠千古,何人执卷问吾庐。

【注】

观:观察,考察。冲虚:道家指清静虚寂的精神状态。真乘:佛家语,指真实法门。龙光:佛家语,指佛法的光辉普照。僧肇:东晋佛教僧人,曾作《物不迁论》。五车:指《五经》。九趣:指《九章》。萧寺讲轩:寺院讲经的地方。帝乡云树:佛家语,指佛教圣地。阇瑜意:指佛陀的意思,即佛意。贝叶:佛教用语,指佛经。微言、执卷:指读书。

【赏析】

首联“观君法苑思冲虚,使我真乘刃有余”,是说观你修习佛道,我内心感到十分宁静,就像有一把利刃,足以斩除一切烦恼杂念一样。这里用“思冲虚”和“有馀”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平和,用“真乘”和“刃有余”来形容自己修行的状态,形象生动,充满了禅意。

颔联“若使龙光时可待,应怜僧肇论成初”,是说如果有一天,佛法的光辉能够照耀到世间,我也会像僧肇那样,为佛法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信仰,也体现了他对僧人的尊重和敬意。

颈联“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是说五车之书,谁能与之相比?九趣之才,又恐怕比不上。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在学问上的追求和执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尾联“萧寺讲轩横淡荡,帝乡云树正扶疏”,是说寺院讲经的地方,气氛淡泊宁静;佛祖故乡的云树,正茁壮成长。这里的“萧寺”、“帝乡”都暗含了诗人对于佛教圣地的向往和敬慕。

末联“几生曾得阇瑜意,今日堪将贝叶书”。意思是说,我几生几世才能得到佛陀的意思?今天我终于可以用贝叶来记载佛陀的智慧。这里的“贝叶”象征着佛经,而“堪将”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佛法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诗人以禅宗的眼光看待世事万物,以佛家的心境来审视人间百态,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禅意和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