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虑菩提远,焉将鹿苑遥。
只愁悬路险,非意业风飘。
八塔难诚见,参著经劫烧。
何其人愿满,目睹在今朝。
摩诃罗国娑般檀寺述志不虑菩提远,焉将鹿苑遥。
只愁悬路险,非意业风飘。
八塔难诚见,参著经劫烧。
何其人愿满,目睹在今朝。
注释:
- 摩诃罗国:古代印度的一个国家名。娑般檀寺:位于这个国家的一座佛寺。
- 菩提:指佛教的觉悟之道。远:遥远。
- 鹿苑:古代印度的一个皇家园林。遥:遥远。
- 只愁:担心或忧虑。悬路:高耸入云的路。
- 非意:并非故意。业风:佛教中认为因果报应的一种力量。
- 八塔:佛教中的八大宝塔。难诚见:难以见到。
- 参著:参与。经劫烧:经历无数年的焚烧。
- 何其人愿满:为什么这样的人的愿望都能实现。目睹在今朝:亲眼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佛教寺庙和修行者内心世界的诗。诗人以摩诃罗国的娑般檀寺为背景,表达了他对修行之路的艰难和对佛法真理的追求。
首句“不虑菩提远,焉将鹿苑遥。”诗人表达了他对未来修行之路的担忧。他认为,即使追求菩提(觉悟)的道路遥远,也要坚定信念,因为修行之路本身就是一条遥远而艰辛的道路。同时,他也担心自己无法达到鹿苑这样的境地,但仍然要勇往直前。
次句“只愁悬路险,非意业风飘。”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修行之路的担忧。他认为,即使是高耸入云的修行之路也充满了危险,而且这些危险不是我们能够预料到的。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接下来两句“八塔难诚见,参著经劫烧。”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信仰。他认为,八宝塔这样的神圣之物虽然存在,但它们并不容易被我们看见或者理解。同样地,佛教教义也需要经历无数的考验和磨难才能得以传承。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次修行的机会,用心去领悟佛教的精髓。
最后两句“何其人愿满,目睹在今朝。”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修行成果的期望。他认为,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修行,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这一切的美好都在今天的现实中呈现,让所有人都能亲身感受到。
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教寺庙和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真理的追求和对修行之路的艰辛的理解。同时,它也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修行,最终实现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