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
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在虎溪寺游览时的即兴之作。虎溪,在江西庐山西麓大林峰下。相传晋陶渊明曾隐居于此,因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而著称。僧院,指寺院中的僧舍。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大林峰下的虎溪寺中游观时所见景色及感受。
【注释】
虎溪:在江西庐山西麓大林峰下。相传晋陶潜曾隐居此地。
闲月:指皎洁的月光。
相过:互相拜访。
薜萝:指薜荔、女萝一类的藤蔓植物。
行欲尽:走遍了所有的山路。
白云: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老僧:年事已高、修行有成的僧人。
【译文】
虎溪边闲雅的月光引领着彼此拜访的人走过,松枝上挂着带雪的薜萝。
青山连绵无尽,走遍了所有的山路,白云深处有许多年长的僧人。
【赏析】
此诗为诗人游览虎溪寺时所作。虎溪寺,位于庐山西麓的大林峰下,相传晋代的著名隐士陶靖节曾在此隐居,因而留下了许多关于虎溪的传说,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人在这里游览时,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写景。“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意思是在虎溪边,月光洒落,引来了人们前来探访;松枝上,挂着雪白的薛萝。这两句通过描绘虎溪的美景以及松枝上的薛萝,营造出一种幽静、宁静的氛围。同时,“虎溪”、“明月”、“闲月”、“雪松”等意象,也让人感受到了虎溪的美丽和寂静。
颔联写景。“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意思是无尽的青山似乎走完了尽头,而白云深处的老僧却随处可见。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无尽的青山和老僧相对比,从而突出了老僧的存在。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老僧的敬意和感慨。
尾联抒情。“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诗人感叹道,无尽的青山似乎走完了尽头,而白云深处的老僧却随处可见。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老僧的尊敬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