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宾驭散,岐路起悲风。
千里勤王事,驱车明月中。
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门鸿。
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
解析:
1. 首联:“长亭宾驭散,岐路起悲风。”
- 注释:
- “长亭”指的是古代驿站中供休息的地方。
- “宾驭”指的是客人或官员。
- “岐路”指岔路口。
- “起悲风”意味着因离别而引起的悲伤。
- 赏析:
- 描述了送别的场景,长亭是离别之地,宾驭和岐路都是送别时的常用词汇,表达了一种深深的不舍和哀伤。
2. 颔联:“千里勤王事,驱车明月中。”
- 注释:
- “千里”表示距离之远。
- “勤王”通常是指保卫国家,这里可能暗指为国家效力。
- “驱车”表示骑马或驾车。
- “明月中”指在明亮的月光下。
- 赏析:
- 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守卫的图景,强调了为国出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颈联:“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门鸿。”
- 注释:
- “洞庭水”是中国的一个大型湖泊,位于湖南岳阳市。
- “塞门”指边境的城门。
- “鸿”即大雁,常被用作书信的象征。
- 赏析:
-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寒生洞庭水”暗示天气转冷,而“夜度塞门鸿”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如同大雁一般不断迁徙,寄寓了对家人的深切关心和对未来相聚的期望。
4. 尾联:“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
- 注释:
- “处处”表示无论在哪里都会感到伤感。
- “伤别”直接点明离别的痛苦。
- “归来山又空”形容每次离别后,山都显得更空阔,象征着内心的空虚和失落感。
- 赏析:
-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渲染别离的凄凉和孤独。最后一句“归来山又空”,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归乡后可能再次面对空无一人的家乡的无奈和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