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山偶世清,挟策忽西行。
帆过随江疾,衣沾楚雪轻。
尚文须献赋,重道莫论兵。
东观今多事,应高白马生。
解析:
诗句释义:
- 辞山偶世清,挟策忽西行。
- “辞山”意味着告别家乡的山峦,“偶世清”表明在世间找到了清白之地(可能指官职)。“挟策”指的是手执书卷准备出发(“挟”意为携带),表示即将前往京城。
- 帆过随江疾,衣沾楚雪轻。
- 描述乘船时江水快速流动的场景,“帆过”即船帆飞逝而过。“衣沾楚雪轻”中的“楚雪”可能指代湖北一带的寒冷,形容衣服因江风而感觉轻盈如雪。
- 尚文须献赋,重道莫论兵。
- 这里提到文学(尚文)和哲学(重道)是裴邕需要关注的重点,而不应过于关注军事行动(莫论兵)。
- 东观今多事,应高白马生。
- “东观”可能是指洛阳东面的政治或文化中心。“今多事”表明洛阳当前形势复杂或忙碌。“应高白马生”中的“白马生”可能是对裴邕的一种赞美或期望,意味着他应当像古代的贤者一样受到尊敬。
译文:
辞别群山,来到这清明的世界;我手持笔,突然要往西行。
船帆飞速驶向江中,江水迅速,衣衫上还沾着楚地的雪花轻轻。
尚需献赋文,不可谈论军事;洛阳如今事多,愿你能成为白马生的楷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裴邕赴京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期望和祝福。首句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离开故乡、踏上仕途的欣慰之情。次句则通过“挟策”、“西行”等动词,描绘了裴邕即将启程的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心情。第三句“帆过随江疾,衣沾楚雪轻”不仅生动描绘了旅途的景象,也反映了裴邕内心的平静与坚定。最后两句则是对裴邕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古代的贤者那样受人尊敬。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