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上荻花非雪花,风吹撩乱满袈裟。
如今岁晏无芳草,独对离樽作物华。
翻译为中文是:波上的芦苇花不是雪花,风吹乱了满身的袈裟。
如今岁末没有芳草,独自对着离樽作诗。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送别友人的情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离愁别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赏析:皎然(约725年-约803年),字清昼,唐朝著名僧人,祖籍浙江湖州长兴县,世称“吴兴大师”,与颜真卿、韦应物等交情深厚。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于唐贞元、元和时期,作品多表现禅意,风格清丽。本首《答裴评事澄荻花间送梁肃拾遗》便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之一。诗中,皎然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感慨与哀愁。
全诗如下:
波上荻花非雪花,风吹撩乱满袈裟。
如今岁晏无芳草,独对离樽作物华。
这首诗的开篇“波上荻花非雪花,风吹撩乱满袈裟。”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画面,波面上飘散的是荻花而非雪花,而那风儿吹过,似乎也带着些许哀愁,让这原本平静的水面都为之动荡不已,连衣摆都被搅得凌乱不堪。接着的“如今岁晏无芳草,独对离樽作物华。”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意境,诗人此时身处岁末时分,四周已不再有芳草萋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萧瑟,只能对着离樽饮酒作赋,以慰藉自己孤独的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