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宪中司盛,恩荣外镇崇。
诸侯皆取则,八使独推功。
诏喜新衔凤,车看旧饰熊。
去思今武子,馀教昔文翁。
清在如江水,仁留是国风。
光徵二千石,扫第望司空。

奉送李中丞道昌入朝

唐代诗人皎然赠言

文宪中司盛,恩荣外镇崇。诸侯皆取则,八使独推功。诏喜新衔凤,车看旧饰熊。去思今武子,馀教昔文翁。清在如江水,仁留是国风。光徵二千石,扫第望司空。

注释与翻译:

  1. 文宪中司盛 - 描述朝廷中的官职和地位极为显赫。
  2. 恩荣外镇崇 - 表达对外地官员的尊重和荣耀。
  3. 诸侯皆取则 - 指出李中丞作为地方领袖具有模范和榜样作用。
  4. 八使独推功 - 特指只有李中丞受到皇帝特别的赏识和重用。
  5. 诏喜新衔凤 - 暗示皇帝对李中丞有特殊的恩宠。
  6. 车看旧饰熊 - 通过观察旧车装饰(象征身份和权力)来评价李中丞的影响力。
  7. 去思今武子 - 比喻李中丞像古代名将一样受人尊敬。
  8. 馀教昔文翁 - 表示李中丞不仅在军事上杰出,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有显著的成就。
  9. 清在如江水 - 形容李中丞的人品清廉,如同江河般深邃且纯净。
  10. 仁留是国风 - 认为李中丞的仁爱行为是国家风气的典范。
  11. 光徵二千石 - 表明李中丞享有较高的官禄。
  12. 扫第望司空 - 李中丞的家宅可能非常显赫,以至于连司空这样的高官都希望拜访。

赏析:

这首五言排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李中丞李道昌入朝的祝福和别离之情。诗中通过对李中丞的赞美,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外地官员的敬意以及对地方治理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政治领袖的期望和标准。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赞誉,更是对国家治理和个人品德的综合赞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