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
六龙驱群动,古今无尽时。
夸父亦何愚,竞走先自疲。
饮乾咸池水,折尽扶桑枝。
渴死化爝火,嗟嗟徒尔为。
空留邓林在,折尽令人嗤。
【注释】
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
六龙驱群动,古今无尽时。
夸父亦何愚,竞走先自疲。
饮乾咸池水,折尽扶桑枝。
渴死化爝火,嗟嗟徒尔为。
空留邓林在,折尽令人嗤。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借古讽今。诗人以神话传说中夸父逐日的故事来比喻现实。
首联“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写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普照大地;接着用“六龙”代指帝王,写他驱策着天下臣民,使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这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春景图。
颔联“夸父亦何愚,竞走先自疲”,是说夸父虽然追赶日落于禺谷中的太阳,但他却不知止足而最终力竭倒地。这里以夸父的悲剧来喻指现实中统治者只顾纵情声色、穷奢极欲,不顾百姓疾苦,结果导致国家衰败、人民疲惫的现实。
颈联“饮乾咸池水,折尽扶桑枝”,是说帝俊和羲和两位神仙分别饮干东海和西海的水,然后抽干了三河九津的水,把一棵棵扶桑树都连根拔起,将之折断。这里以神话故事来暗喻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榨。
尾联“渴死化爝火,嗟嗟徒尔为”,是说帝俊和羲和两位神仙口渴而死,成为流星,化作萤火虫。这里以神话传说来讽刺那些只知享乐不知治国之道的皇帝们。
这首诗以神话传说中夸父逐日的故事为引子,通过描写日出、帝王、神仙等意象,巧妙地将现实与神话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和寓言式的语言,既形象生动又寓意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