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
投竿来泊丹崖下,得与崖翁尽一欢。
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
泉流掩映在木杪,有若白鸟飞林间。
往往随风作雾雨,湿人巾履满庭前。
丹崖翁,爱丹崖,弃官几年崖下家。
儿孙棹船抱酒瓮,醉里长歌挥钓车。
吾将求退与翁游,学翁歌醉在鱼舟。
官吏随人往未得,却望丹崖惭复羞。

诗歌原文

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
投竿来泊丹崖下,得与崖翁尽一欢。
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
泉流掩映在木杪,有若白鸟飞林间。
往往随风作雾雨,湿人巾履满庭前。
丹崖翁,爱丹崖,弃官几年崖下家。
儿孙棹船抱酒瓮,醉里长歌挥钓车。
吾将求退与翁游,学翁歌醉在鱼舟。
官吏随人往未得,却望丹崖惭复羞。

诗句注释

  • 扁舟欲到泷口湍:形容小船正要驶近湍急的河流口。
  • 春水湍泷上水难:春天的河水湍急,上溯困难。
  • 投竿来泊丹崖下:放下钓鱼竿,停在丹崖之下。
  • 得与崖翁尽一欢:有幸与老翁共度欢乐时光。
  • 丹崖之亭当石颠:丹崖上的亭子位于山峰之巅。
  • 破竹半山引寒泉:半山的竹子像裂开的竹筒那样高耸,引来清凉的泉水。
  • 有若白鸟飞林间:仿佛白色的鸟儿在树林间飞翔。
  • 往往随风作雾雨:常常随着风起云雾和雨水。
  • 湿人巾履满庭前:湿润的衣帽鞋袜覆盖在庭院前。
  • 丹崖翁,爱丹崖:丹崖的老者热爱丹崖。
  • 弃官几年崖下家:离开官场已经几年时间在崖下居住。
  • 儿孙棹船抱酒瓮:儿子和孙子们驾着船,带着酒瓶。
  • 醉里长歌挥钓车:在醉酒中长歌咏唱,挥舞着钓竿。
  • 吾将求退与翁游:我将请求退休跟随老翁游玩。
  • 吏人随人往未得:但官员随从人们前往未能如愿。
  • 却望丹崖惭复羞:回望丹崖时感到惭愧又羞愧。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一次旅行中,经过一处风景优美的丹崖,偶遇一位隐居于此的老者。诗人被老者的闲适生活所吸引,决定留下与他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诗中通过对丹崖、溪水、竹林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画面。同时,通过对比自己与老者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