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
近树禽垂翅,依原兽绝踪。
微遭断手足,厚毒破心胸。
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
【注释】巴蛇:一种有毒的蛇;蟠窟(pán kū):盘绕在山岩中的洞穴;穴下有巢蜂:指巴蛇盘踞在洞穴中;穴下有巢蜂:即“穴下有蜂”;近树禽垂翅,依原兽绝踪:指树上的鸟儿和地上的小动物都因畏惧而躲藏起来;微遭断手足,厚毒破心胸:指它受到轻微的伤害就会断掉四肢、五脏六腑;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昔日那些用来招魂的咒语,哪里知道眼睛自己会碰上这种蛇。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毒蛇盘踞的图画,生动地表现了巴蛇的毒牙、毒爪和毒气。
首联描写巴蛇盘踞在山岩之中,穴下有巢蜂,表明巴蛇生活在洞穴内。穴下有巢蜂,说明巴蛇栖息的地方环境恶劣,不易捕食,所以只有依靠巢蜂提供食物才能生存。这既反映了巴蛇的习性,也暗示了其危险性。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巴蛇的毒性。上句写鸟儿因害怕而垂下翅膀;下句写地面上的小动物因为害怕而逃之夭夭,不敢接近。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巴蛇的威猛与恐怖,让人心生敬畏。
颈联则揭示了巴蛇的致命弱点。上句写巴蛇受到轻微的伤害就会折断四肢、五脏六腑;下句写巴蛇的毒气可以破坏人的意志和情感。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巴蛇的可怕之处,让人不寒而栗。
尾联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态度。上句用“昔日那些用来招魂的咒语”来比喻巴蛇的毒液,暗寓着人们对于巴蛇的恐惧和忌讳;下句则用“那知眼睛自己会碰上这种蛇”来表达诗人对巴蛇的蔑视和不屑,表现出他的勇敢和自信。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巴蛇的形象,并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态度,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有深刻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