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若是愁肠终不断,一年添得一声啼。
【注释】:
- 子,指鸟巢。
- 频频,形容连续不断。
- 长江水,比喻江水滔滔。
- 夜夜,每日每夜。
- 巢边旧处栖,指鸟巢的旧址。
- 愁肠,形容心中忧愁。
- 啼,啼鸣。
【赏析】:
“哭子十首”是唐代诗人孟郊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此诗前两句写鸟巢在江中,鸟雏落江中,而母鸟则在江岸上哀啼不已;后两句以鸟雏啼声的增多来反衬母鸟的哀伤之情。整诗通过描写鸟母与鸟雏之间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生命逝去的感伤以及对亲情的怀念。
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若是愁肠终不断,一年添得一声啼。
【注释】:
雨露恩波几时报出自《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雨露恩波几时报的作者是:元稹。 雨露恩波几时报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雨露恩波几时报的释义是:雨露恩波几时报:指皇帝的恩泽如同雨露滋润万物,但这样的恩泽何时才能再次降临。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恩泽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 雨露恩波几时报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雨露恩波几时报的拼音读音是:yǔ lù ēn bō jǐ
绰立花塼鹓凤行出自《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绰立花塼鹓凤行的作者是:元稹。 绰立花塼鹓凤行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绰立花塼鹓凤行的释义是:绰立花塼鹓凤行:形容人姿态优雅,如同高贵的鹓鶵在花坛上行走。绰立,形容姿态挺拔;花塼,指用花装饰的地面;鹓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比喻高贵的人物。 绰立花塼鹓凤行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绰立花塼鹓凤行的拼音读音是
天子深衷空悯悼出自《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天子深衷空悯悼的作者是:元稹。 天子深衷空悯悼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天子深衷空悯悼的释义是:天子深衷空悯悼:皇帝内心深处的同情和哀悼却只能徒然。 天子深衷空悯悼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天子深衷空悯悼的拼音读音是:tiān zi shēn zhōng kōng mǐn dào。
群臣利己要差僭出自《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群臣利己要差僭的作者是:元稹。 群臣利己要差僭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群臣利己要差僭的释义是:群臣利己要差僭:指群臣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规矩,要求超越自己的等级和职位。 群臣利己要差僭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群臣利己要差僭的拼音读音是:qún chén lì jǐ yào chà jiàn。
臂鹰小儿云锦韬出自《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臂鹰小儿云锦韬的作者是:元稹。 臂鹰小儿云锦韬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臂鹰小儿云锦韬的释义是:臂鹰小儿云锦韬:指身佩弓箭、臂驾鹰隼、身着华丽云锦的年轻使者。这里通过描绘“臂鹰小儿”的形象,突显其英姿飒爽和地位尊贵。 臂鹰小儿云锦韬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臂鹰小儿云锦韬的拼音读音是:bì yīng xiǎo ér
从骑爱奴丝布衫出自《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从骑爱奴丝布衫的作者是:元稹。 从骑爱奴丝布衫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从骑爱奴丝布衫的释义是:从骑爱奴丝布衫:骑马随从喜爱穿着丝绸衣服的奴仆。 从骑爱奴丝布衫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从骑爱奴丝布衫的拼音读音是:cóng qí ài nú sī bù shān。 从骑爱奴丝布衫是《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令族清班无雅操出自《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令族清班无雅操的作者是:元稹。 令族清班无雅操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令族清班无雅操的释义是:令族清班无雅操:指即使是显赫的家族和清贵的官职,也没有高尚的节操和品德。 令族清班无雅操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令族清班无雅操的拼音读音是:lìng zú qīng bān wú yǎ cāo。
豪家富贾逾常制出自《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豪家富贾逾常制的作者是:元稹。 豪家富贾逾常制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豪家富贾逾常制的释义是:豪家富贾逾常制:指豪族富商的生活奢侈超过了常规的制度限制。 豪家富贾逾常制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豪家富贾逾常制的拼音读音是:háo jiā fù jiǎ yú cháng zhì。
十匹素缣功未到出自《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十匹素缣功未到的作者是:元稹。 十匹素缣功未到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十匹素缣功未到的释义是:十匹素缣功未到:指十匹白色的细绢还没有完成加工。这里的“素缣”是指未经染色的细绢,而“功未到”则表示还没有达到预期的加工效果或完成度。 十匹素缣功未到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十匹素缣功未到的拼音读音是:shí pǐ
越縠缭绫织一端出自《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越縠缭绫织一端的作者是:元稹。 越縠缭绫织一端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风格是:诗。 越縠缭绫织一端的释义是:越縠缭绫织一端:指用精致的越地縠纹绫罗织成的一匹布料。其中,“越縠”指的是产于越地的轻柔细薄的丝织品,“缭绫”是指花纹错综复杂的丝织品,“一端”指一匹布料。整句表达了这种丝织品的高雅与精美。 越縠缭绫织一端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
【注释】 乌生八子今无七:乌鸦生了八个蛋,结果只有七个孵出了雏鸟。 猿叫三声月正孤:猿猴的叫声连续不断,月光也显得更加孤独凄清。 寂寞空堂天欲曙:空荡荡的厅堂,天边渐渐透出鱼肚白。 拂帘双燕引新雏:拂去窗户帘幕,两只燕子衔着新生的小鸟回来。 【赏析】 《哭子十首》是杜甫晚年的作品,是他一生遭遇不幸的总结。这组诗共有十首,其中前四首是写其子由成都至江陵途中遇盗而丧命,后六首则是对此事的追忆与哀悼
注释: - 长年苦境知何限,岂得因儿独丧明。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的困苦处境和儿子的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儿子的深深思念。"长年苦境"指的是诗人长期生活在困苦之中,而"知何限"则表示这种困境是难以计量的。"岂得因儿独丧明"则是诗人感叹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儿子免受灾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失去光明。 - 消遣又来缘尔母,夜深和泪有经声。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思念儿子而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
【注释】 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曾任尚书令。邓攸:字伯道,晋代人,曾任尚书郎。烦恼数中:指人生百事。除一事:指除去一个忧愁。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悼念儿子而作,全诗十句,每句都是以“忧”字开头,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深深哀思。第一、二句写自己年老体衰,却仍像年轻时一样关心着子孙后代。第三、四句说自己在忧虑中度过了几十年,现在终于消除了忧虑。最后两句则是说,从此可以无复再为子孙担忧之事。
【注释】 妻满月日相唁:妻子刚满一个月,就互相慰问。 十月辛勤一月悲,今朝相见泪淋漓:十月里,妻子辛勤劳作,到了一月却感到悲伤,现在夫妻相逢,不禁泪流满面。 狂风落尽莫惆怅,犹胜因花压折枝:一阵狂风刮过去,不要为此而忧伤,比起被鲜花压折了枝头,还要强些。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妇的诗作。妻子刚刚满月,丈夫就开始为她担忧,担心她将来会受苦;如今妻子已经去世,他更感悲痛欲绝。妻子生下不久便去世
【注释】 1. 杏园: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是此诗的关键所在。 2. 浩浩长安车马尘: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是当时的都城。车马尘,指的是长安城中的车马扬起的尘土和行人踩踏出的尘土。 3. 狂风吹送每年春:每年春天,也就是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人们会去扫墓祭奠先人。 4. 门前本是虚空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门前原本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地方
注释:我到访西明寺的僧人却不知去向 自从春天来,天天都来到西林;飞锡经行不可寻。 莲池旧是无波水,不要追逐狂风起浪心。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西明寺偶遇一僧的故事。首二句“春来日日到西林,飞锡经行不可寻”,写诗人春日游赏西明寺,发现寺中僧人已不在那里。次二句“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写寺后的莲池,昔日宁静清澈,今因狂风而泛起波浪,告诫人们不要随波逐流,要坚守节操。整首诗通过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