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长安车马尘,狂风吹送每年春。
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

【注释】

  1. 杏园: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是此诗的关键所在。
  2. 浩浩长安车马尘: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是当时的都城。车马尘,指的是长安城中的车马扬起的尘土和行人踩踏出的尘土。
  3. 狂风吹送每年春:每年春天,也就是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人们会去扫墓祭奠先人。
  4. 门前本是虚空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门前原本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地方,没有什么可以栽种花草树木的。
  5. 何事栽花误世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栽花呢?这样做只会让人们更加迷惑,不知道自己真正应该做什么。
    【译文】
    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都被车马扬起的尘土覆盖着,每年清明节前后,人们都会去扫墓祭奠先人。
    但门前原本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地方,没有什么可以栽种花草树木的。
    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栽花呢?这样做只会让人们更加迷惑,不知道自己真正应该做什么。
    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为背景,通过描写长安城街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与人们的忙碌生活,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权力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
    首句“浩浩长安车马尘”,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忙景象,车马扬起的尘土如同一片海洋,给人一种震撼之感。这一句不仅展示了长安城的繁华程度,也为后文的议论作了铺垫。
    第二句“狂风吹送每年春”,进一步渲染了长安城的热闹气氛。每年春天,人们都会来此扫墓祭奠先人,这一习俗使得长安城更加热闹。然而,这种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悲哀。
    第三句“门外本是虚空际”,则将视角转向了长安城外。这里,作者用“虚空际”来形容城门之外的空旷景象,暗示了长安城内的繁华与外界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得读者不禁反思,为什么人们在追求名利、权力的过程中,还要如此辛苦地奔波呢?
    最后一句“何事栽花误世人”,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栽花”,既指种花,也暗指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做出的种种努力。然而,这些努力往往只是虚度光阴、浪费时间而已。因此,作者感叹道:“何事栽花误世人?”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人们行为的担忧,也暗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城的景象的描写和对人们行为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繁华背后的空虚世界,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追求名利、权力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