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坐喧喧笑语频,独怜方丈了无尘。
灯前便是观心处,要似观心有几人。
诗句释义:
- 满坐喧喧笑语频:整个房间中充满了喧哗和笑声。
- 独怜方丈了无尘:在这喧闹的环境中,唯一让我感到宁静的是那小小的方丈之地(即佛教中的修行或冥想空间),那里没有一丝尘埃。
- 灯前便是观心处:在灯光下,那是一个可以让人静下心来观察内心的地方。
- 要似观心有几人:这样的观心场所并不多见,能真正达到观心境界的人又有多少?
译文:
在满是欢声笑语的房间里,我独自欣赏着那片清净的方丈之地。
在这里,我可以静静地观察我的心,它是多么的平静与纯净。
这样的观心之地并不常见,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又能有多少人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喧嚣的外界环境和宁静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向往和珍视。诗中的“观心处”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一个空间,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净土。在这个环境中,诗人得以远离尘嚣,回归自我,感受内心的平和与纯净。
诗的后两句则是对这种理想状态的质疑,表达了诗人对于能真正达到“观心”境界的人的感慨。这既显示了诗人的高远追求,也反映了他的现实忧虑——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更具哲理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