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悬清景,微风在绿条。
入松声不发,度柳影空摇。
长养应潜变,扶疏每暗飘。
有林时袅袅,无树渐萧萧。
慢逐青烟散,轻和瑞气饶。
丰年知有待,歌咏美唐尧。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一句
风不鸣条
- 注释与赏析: “风不鸣条”意指风吹过时,树枝发出的声音被风声所掩盖,没有声响。这里的“鸣条”原本描述的是风在树木间发出的声音,而此处通过“不鸣”表达了风力的强劲和自然和谐的状态。
第二句
旭日悬清景,微风在绿条。
- 译文: 旭日高悬,照亮了清澈的景色,微风轻拂着绿色的枝条。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或黎明时分的自然风光画卷,旭日与清风共同勾勒出了清新宁静的画面,绿条象征着生命与生长的力量。
第三句
入松声不发,度柳影空摇。
- 译文: 进入松林时,声音悄然无声;穿过柳树时,影子随风轻轻摇曳。
- 赏析: 这句诗表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流动。微风和柳影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同时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
第四句
长养应潜变,扶疏每暗飘。
- 译文: 植物的生长是缓慢而自然的,它们的茂盛往往在不经意间悄然变化,即使不刻意张扬也自有一番风采。
- 赏析: “长养应潜变”强调了生长过程的不易察觉和渐进式的变化,而“扶疏每暗飘”则描绘了这些变化在不经意间的美妙和优雅,展现了自然界的含蓄与深远。
第五句
有林时袅袅,无树渐萧萧。
- 译文: 树林中,树梢轻轻摆动如同烟雾般缥缈;空旷的地方,树木逐渐显得稀疏,声音也随之减弱。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林”、“树”的比喻,传达了自然景观随季节和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风貌和声音效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与领悟。
第六句
慢逐青烟散,轻和瑞气饶。
- 译文: 慢慢地随着青烟消散,空气中弥漫着祥和的气息。
- 赏析: 这里用“青烟散”来形容天气转好或云散天晴的景象,同时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第七句
丰年知有待,歌咏美唐尧。
- 译文: 如果丰收的到来是有条件的,那么赞美和歌颂伟大的唐朝帝王唐尧就是必要的。
- 赏析: 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即世间万物的繁荣昌盛都有其条件和原因,而对杰出人物的颂扬则是对这些成就的认可和纪念。
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在不同时间段的美丽景象和变化过程,从晨曦到夜晚,从静谧到动态,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通过精细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以及对和谐与平衡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生命力量的歌颂,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