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穿凿,咫尺见津涯。
藓岸和纤草,松泉溅浅沙。
光含半床月,影入一枝花。
到此无醒日,当时有习家。
【注释】:
路支国使小池:唐时安西大都护府驻龟兹(今库车县),其地多山泉,故名路支。小池,指小池驿,在今乌鲁木齐市南郊。
儿童戏穿凿:指儿童在泉水旁边玩耍。
咫尺见津涯:指泉水近处。
藓岸和纤草,松泉溅浅沙:指泉水旁长有苔藓的岸边,细长的嫩草与泉水溅起的细沙。
光含半床月,影入一枝花:指月光照射在水塘中,形成半圆形的光晕;水波荡漾,映照出荷花的影子。
到此无醒日,当时有习家:指诗人在这里游玩时,没有清醒的时刻,因为这里的景致太美了。习家:唐代著名文人张九龄的号。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新疆旅行时,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色而陶醉其中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优美,富有诗情画意,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