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 “香帏”指的是闺房中的帐幕,“风动”形容微风拂过,使得帐幕轻轻摇动。
- “花入楼”意味着花朵随着风飘进闺房中了。
- “高调鸣筝缓夜愁”中的“高调”可能指筝声悠扬,“缓夜愁”表达夜晚因筝声而舒缓的忧愁。
-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 “肠断”通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或者思念之情,这里的“肠断”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切思念。
- “关山”通常指代远在边疆的高山与关口,这里可能暗喻诗人心中的遥远之地或所思之人。
- “不解说”可能是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种情感,或者指内心的感受难以言表。
- “依依”是依恋不舍的意思,“残月”则是指天色将尽时的月亮,“下帘钩”描绘了一个场景,即当夜幕降临时,月光透过帘子投射在钩子上。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夜晚听到筝音引起的内心波动。首句“香帏风动花入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闺房景象,风动帐幔,花香四溢,营造出静谧而又稍带哀怨的氛围。接着第二句“高调鸣筝缓夜愁”,诗人借“高调鸣筝”这一形象,抒发了自己因孤独而引发的忧愁情绪。
第三句“肠断关山不解说”,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似乎他已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对远方人的挂念,只能任凭这悲愁萦绕于心。最后一句“依依残月下帘钩”,则是诗人在深夜中看到残月挂在帘钩上,增添了一份凄凉和孤寂,仿佛在无声的夜色中诉说着他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