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

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

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

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题目为《赠唐祖二子》。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
    鸿:大雁。遵:沿着。枉渚:弯曲的水边小洲。
    鹿:指鹿群。鸣声:叫声。
    这句意为大雁沿着弯曲的水边小洲飞翔,鹿群在叫唤,它们思念着自己原来的群体。

  2. 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物情:自然界的规律或感情。
    予:我。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情,也暗示了他对离别的感受。

  3.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
    别时:离别的时候。花始发:花朵开始绽放。
    别后:离别之后。兰再薰:兰花再次被熏香。
    这句话描绘了分别时的景象,以及分别之后的变化。

  4. 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瑶觞:美酒如瑶玉。滋:滋养。白露:秋天的露水。宝瑟:珍贵的琴瑟。
    这两句描绘了别离时的饮酒和弹奏乐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5. 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
    裴徊:徘徊不前的样子。
    南山:南方的高山。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北林中徘徊,望着南山上的云彩,表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6. 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云月:云和月亮。渺:遥远的样子。
    音徽:音乐中的旋律符号,这里可能指的是诗歌的节奏或韵律。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声音已经听不见,只能通过云和月亮来寄托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情感的诗作,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现作者对离别的感伤和思念。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来抒发对离别的哀愁。诗人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离别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