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轮迸焰烧长空,浮埃扑面愁朦朦。
羸童走马喘不进,忽逢碧树含清风。
清风留我移时住,满地浓阴懒前去。
却叹人无及物功,不似团团道边树。
【注释】
火轮:指太阳。
迸焰:指太阳的光辉。
扑面:迎面扑来。
羸童:瘦弱的孩子。
走马:骑马。
喘不进:形容非常疲劳。
忽逢:突然遇到。
碧树:翠绿的树。
清风:凉爽的风。
留我移时住:让我停留了很长时间。
满地浓阴:到处都是浓密的树荫。
却叹人无及物功:感叹没有人像道边的树那样能带来阴凉。
及物:给物带来益处。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夏日中午阳光炙热、人们汗流浃背、酷暑难耐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诗人渴望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强烈愿望。
诗的前四句写烈日炎炎,炙热难耐,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突然看到道旁的树荫,顿时感到凉意袭人,于是驻足欣赏,不愿离去。这里的“长空”指的是天空。这两句诗描绘了夏日中午阳光炙热、人们汗流浃背、酷暑难耐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诗人渴望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强烈愿望。
诗的后四句写诗人在道旁树荫下停留的时间很长,仿佛被树荫深深吸引。然而,当他想要继续前行时,却发现道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使得他不得不停下脚步,欣赏这难得的美景。这里的“长”指的是茂密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人应当学会珍惜和尊重自然,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中午阳光炙热、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突然看到道旁的树荫、驻足欣赏、长时间停留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诗人渴望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人应当学会珍惜和尊重自然,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