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五岳翠乾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
【注释】
杂曲歌辞:唐代乐府诗的一种。苦热行:写酷暑的苦难。祝融,传说中的南方火神。南来鞭火龙:指南方的炎热,如神鞭驱打着一条火龙似的。日轮当午:太阳正午,天最热。万国如在洪炉中:万国都在大炼钢铁。五岳翠干云彩灭:五岳山巅上的青翠被烈日烧得消失殆尽。阳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海底愁波竭:海底的水也因炎热而枯竭了。何当一夕金风发:何等时候一阵秋风就能吹走酷暑呢?为我扫却天下热:替我清除这天下的酷热。
【赏析】
此是一首写夏日炎威的苦热之苦、酷热之苦的诗歌。它通过描绘炎夏的炎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酷暑难耐的切身感受和深深忧虑。
开头两句,写酷暑之热烈。“祝融”,即传说中的南方火神,这里用来代指南方的炎热。“南来”二字,表明炎热从南方而来。句中“鞭火龙”,“鞭”是驱赶、驱逐之意,“火龙”指炎热,意思是南方的炎热如同神鞭一样驱赶着一条条炽热的火焰,使天地间一片通红;又如烈火燃烧天空,焰焰烧天红。接着以“日轮当午”四字,写炎日当空,阳光灿烂,把大地烤成一片焦土。“凝不去”三字,既形容太阳高照,热气蒸人,使人感到难以忍受,又暗寓作者心中的痛苦无法摆脱之感。这两句描写了一幅烈日骄阳、赤地千里、热气腾腾的酷烈场面,烘托出诗人心中的苦闷。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写酷暑的威力。“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是说连山峦也被晒得失去了绿色,海水都被晒干了,连大海里的水神也愁闷得没了踪影。“翠干”“愁波”,都是用夸张的手法写的。“翠干”,形容山岭上草木枯萎,无色无光。“愁波”,形容海水干涸,波涛顿歇。这两句不仅写出了酷暑给自然界带来的严重危害,而且写出了酷暑给人的严重威胁。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遭受酷暑灾害的景象刻画得极为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消解酷暑的渴望,并提出了希望有一场及时的秋风来驱除炎热。“何当一夕金风发”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及时到来的凉爽的迫切愿望。“金风”,即秋风,这里指及时而来的凉风。“扫却天下热”一句,则是诗人对及时来临的秋风所起的作用作了形象的概括。这里的“扫”,含有扫除、扑灭、消灭之意。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在诗的前半部分极力渲染酷暑之烈,后半部分则提出希望,希望及时的秋风能够扫去人间的酷热。这种写法,既突出了诗人在酷暑中的心情,又表现了诗人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写得非常简炼有力。它以强烈的对比、生动的形象、夸张的手法,表现出酷暑的强烈和无情以及人们渴望清凉的心理。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