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
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
庆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
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刘克庄,他的诗作多有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作品。
诗句翻译:
阙下芙蓉 —— 指在皇宫前种下的芙蓉花,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
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
庆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
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
译文:
阙下芙蓉 —— 皇宫前的芙蓉花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
天上的河流从皇宫前流过,南方的花在宫殿前盛开。
庆云高悬,为国家提供荫蔽,虽然难以降落,但它带来的光辉却永不消逝。
天空中的露水晶莹剔透,就像珍珠一样充满生机,即使满溢也不会轻易溢出。
在音乐悬挂的地方,人们张灯结彩欢度佳节,歌手们准备演奏采莲的歌曲。
注释:
- “阙”指皇宫。“芙蓉”是荷花的一种,常用来比喻高洁、美好。
- “一人理国致升平”,意指一个人治理国家可以带来和平繁荣。
- “万物呈祥助圣明”,意指万物都能展现出吉祥,帮助君主圣明。
- “天上河从阙下过”与“江南花向殿前生”,描绘了自然景象与皇宫建筑的和谐。
- “庆云垂荫开难落”,描述的是庆云(吉祥之气)为皇帝提供庇护,虽然美丽但难以长久。
- “湛露为珠满不倾”,形容露水滴落在荷叶上形成的珠状物,虽满却不倾斜。
- “更对乐悬张宴处”,指的是音乐挂在高处,庆祝宴会的场景。
- “歌工”,即歌唱者或歌手。“欲奏采莲声”,意指歌手将要演唱采莲的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宫廷图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繁荣和平的祝愿以及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宫廷建筑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天上河”、“庆云”、“江南花”等,将自然景色与皇宫紧密相连,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隐喻了国家政治的清明和百姓生活的安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刘克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