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神扶玉辇,六羽警瑶溪。
戒道伊川北,通津涧水西。
御图开洛匮,刻石与天齐。
瑞日波中上,仙禽雾里低。
微臣矫羽翮,抃舞接鸾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奉和受图温洛应制》。全诗如下:

八神扶玉辇,六羽警瑶溪。
戒道伊川北,通津涧水西。
御图开洛匮,刻石与天齐。
瑞日波中上,仙禽雾里低。
微臣矫羽翮,抃舞接鸾鹥。

注释

  1. 八神: 古代神话中主管四方、五行、四季的神,这里可能是指皇帝身边的八个侍从。
  2. 玉辇: 用玉石制成的车子,象征皇帝的尊贵。
  3. 六羽: 古代帝王出行时乘坐的车驾,通常由六匹马拉车,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4. 戒道: 警惕道路,防止发生意外。这里的“戒”可能是指准备迎接皇上的到来,或者指皇帝对国家大事的警觉。
  5. 伊川: 地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附近。
  6. 通津: 地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附近。
  7. 鸾鹥: 两种鸟类的名字,鸾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鹥是云中之鸟,这里可能是指皇帝的仪仗队伍中的鸟儿。
  8. 微臣: 我,表示谦逊。
  9. 矫羽翮: 展翅高飞的意思,比喻官员们努力工作,为国家贡献力量。
  10. 抃舞: 跳舞,这里可能是指官员们表演舞蹈欢迎皇帝的到来。
  11. 接鸾鹥: 与天上的鸾和云中的鹥相呼应,表达官员们与皇帝心意相通,共同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努力。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赞颂皇帝恩典的应制诗。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景象。首句“八神扶玉辇”,用“八神”和“玉辇”两个关键词,形象地展现了皇帝身边侍从的威武和尊贵。接着,“六羽警瑶溪”,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气势磅礴,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繁荣。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优美的诗句,展现了唐朝盛世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