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伊州歌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注释:
- 清风明月:清风和明亮的月光,常被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苦相思:非常想念对方。
- 荡子:指外出打仗的人,这里泛指远行的游子。
- 从戎:参军,参加军事。
- 十载余:十年多。
- 去日:离开的日子。
- 殷勤嘱:多次、一再地嘱咐。
- 归雁:指候鸟鸿雁,常用以象征远方的亲人。
- 数附书:频繁地捎带书信。
赏析:
《伊州歌》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是一首抒发旅愁与思乡之情的诗。全诗通过对清风明月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而对离别时的叮嘱与归来时的期盼,也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清风明月苦相思”,直接点明了题目中的“伊州”即伊水之洲,而这里的“清风明月”则象征着作者心中难以释怀的相思之情。清风明月本为美好的自然景象,然而在此处却被赋予了深深的忧愁和思念之意。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外漂泊、无法与亲人团聚的孤独与痛苦。
第二句“荡子从戎十载馀”,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经历。这里提到的“荡子”指的是那些远离家乡、投身军旅生活的人,而“从戎”则是指他们参军入伍、奔赴战场的行为。诗人通过这一句,不仅揭示了主人公的身份背景,也暗示了其背后可能隐藏的深重家国情怀。
第三句“征人去日殷勤嘱”,则转入了离别的场景。这里的“征人”同样指的是那些即将出征的士兵,而“去日”则是指他们离开的日子。“殷勤嘱”则表达了作者对战士们临行前的种种叮嘱与关心,这些话语或许包含了对战士们的鼓励、安慰以及对家人的牵挂。
最后一句“归雁来时数附书”,则是对归期和期盼的一种展望。这里的“归雁”指的是候鸟鸿雁,它们总是能准时返回它们的栖息之地。“数附书”则意味着每当鸿雁归来时,作者都会迫不及待地捎带书信回家。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盼望团圆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勾勒出了一幅离家赴役、思念亲人的画面。诗人张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情的语言,将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广阔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