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携手。
仁里霭川阳,平原见峰首。
园庐鸣春鸠,林薄媚新柳。
上卿始登席,故老前为寿。
临当游南陂,约略执杯酒。
归欤绌微官,惆怅心自咎。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携手。

仁里霭川阳,平原见峰首。

园庐鸣春鸠,林薄媚新柳。

上卿始登席,故老前为寿。

临当游南陂,约略执杯酒。

归欤绌微官,惆怅心自咎。

【注释】:

①晦日: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或年中最后一个月的朔日。

②郊居:郊外居住。

③仁里:仁里乡。

④蔼(ǎi)川阳: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山野。

⑤平原:指平坦的地方。

⑥园庐:园林里的房屋,此处泛指园林。

⑦林薄:树林密集的地方。

⑧上卿:这里指韦卿的官职名。

⑨故老:对老人的尊称。

⑩南陂:地名,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太平寰宇记》卷一三三引《元丰九域志》:“南陂在长安县东二十五里,周回四十里。汉长安城之东陂也。”

⑪执樽(zūn):举杯饮酒。

⑫归欤(yú):归去吧!

⑬微官:地位低下的官员。

⑭惆怅:失意,失望的意思。

【赏析】:

此诗作于大中五年(855),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韦皋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与白居易、元稹、李绅等人交游甚密,诗风豪放,善于写景,尤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大理韦卿城南别业时的即兴之作。

首联:“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携手。”这两句点明出游的地点——韦卿的城南别业。“郊居”表明了诗人与韦卿的亲近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融洽的情谊。诗人与韦卿一起游玩于郊外,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颔联:“仁里霭川阳,平原见峰首。”这两句描绘了韦卿城南别业周边的自然景色。“仁里”指仁里乡,诗人在郊外游玩,自然能感受到仁里乡的气息。“霭川阳”形容阳光洒满山谷,温暖宜人;“平原见峰首”则描绘了平缓的平原上,山峰若隐若现,宛如画卷中的美景。这两句诗将诗人与韦卿的城南别业周边自然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颈联:“园庐鸣春鸠,林薄媚新柳。”这两句描述了园中的春天景象。“园庐”指的是园林里的房屋;“鸣春鸠”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园内欢快地鸣叫的情景,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林薄媚新柳”则是说新柳在林间生长得格外茂盛,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将城南别业周边的春天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尾联:“上卿始登席,故老前为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韦卿及其宾客的敬意。“上卿”是对韦卿的敬称;“始登席”表示韦卿刚刚登上酒席;“故老前为寿”则是说韦卿的客人已经为韦卿祝寿了。这两句诗既体现了韦卿的地位尊贵,又展现了韦卿与宾客之间的亲密关系。

末联:“临当游南陂,约略执杯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韦卿城南别业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临当”表示将要发生;“南陂”是指位于城南的湖泊;“约略执杯酒”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即将告别韦卿城南别业时的情景,他手持酒杯,依依不舍地告别这位曾经陪伴自己度过美好时光的朋友。这两句诗将诗人即将离开韦卿城南别业时的情状描绘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语言流畅、形象生动,通过描写韦卿城南别业周边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与韦卿的交往过程,展现了诗人与韦卿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他们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韦卿及其宾客的敬称以及对即将离开朋友时的不舍之情,表达了他对韦卿城南别业的喜爱以及与韦卿之间的深厚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