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李陵咏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注释:
- 汉家李将军:指西汉名将李广的后代,即李陵。
- 三代将门子:指的是李家的世代都是将门出身,有着显赫的家世背景。
- 结发:古时男子二十岁束发为成年标志。
- 奇策:出奇制胜的计策。
- 长驱塞上儿:指李陵率军深入敌后进行攻击。
- 旌旗:古代军队用来指挥和标识的旗帜。
- 箫鼓:古代战争中用以发出信号或鼓舞士气的乐器。
- 日暮沙漠陲:形容战斗到了傍晚时分仍在沙漠中持续。
- 战声烟尘里:指沙场的硝烟弥漫之中传出了战斗的声音。
- 将令骄虏灭:表明李陵被命令要消灭敌人,显示了将领的责任与使命。
- 岂独名王侍:意指不仅仅为君王服务。
- 既失大军援:表示在战斗中失去了主要的支援力量。
- 遂婴穹庐耻:因战败而感到屈辱,穹庐是古代匈奴人居住的帐篷。
- 少小蒙汉恩:从小受到汉朝皇帝的恩惠。
- 何堪坐思此:难以承受内心的痛苦和思念。
- 深衷欲有报:内心深处想要有所回报。
- 投躯未能死:尽管想要尽忠报国,却无法以身殉职而死。
- 引领望子卿:抬头望着远方的儿子李善(李陵之子)。
- 非君谁相理:如果不是因为您(李善)的帮助,我(李陵)又怎能得到理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李陵对国家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怀。李陵作为西汉名将李广的后代,从小就接受了父亲的教诲和期望。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年少时就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到后来在边疆战场上英勇作战,他始终坚守着为国家效力的信念。然而,战争的残酷和现实的无奈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困境。在失去支持、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挣扎和痛苦。这首诗通过描绘李陵的战斗经历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一个战士在战场上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通过对李陵境遇的刻画,诗人表达了对那个时代战争残酷性和军人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于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生动的场景和人物的内心活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英雄气概又有人性光辉的复杂角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