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青春背,新年亦掩扉。
渐穷无相学,惟避不材讥。
积病攻难愈,衔恩报转微。
定知书课日,优诏许辞归。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立春后休沐
  • 解释:“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去春来。“休沐”通常指的是官员们休假休息。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说春天到来,他可以享受一段假期。
  1. 心与青春背
  • 注释:这里的“青春”指代年轻时期,而“背”可能表示与年轻时的自己有了距离感或变化。
  1. 新年亦掩扉
  • 解释:新年即新的一年开始,诗人可能在表达新的一年里他也像往常一样忙碌,但内心却感到空虚和失落。“掩扉”意味着关闭门扉,象征隔绝外界,可能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宁静。
  1. 渐穷无相学
  • 注释:“渐穷”可能表示逐渐变穷,没有经济来源。“相学”意为学习或学问。这里强调了因生活所迫,他无法追求学问。
  1. 惟避不材讥
  • 注释:“不材”在这里是指无用之才。诗人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自卑,他可能觉得自己不被需要,被社会忽视。
  1. 积病攻难愈
  • 解释:长期的疾病让人难以治愈。这反映了诗人身体状况不佳,可能是长期的疾病导致其健康受损。
  1. 衔恩报转微
  • 注释:这里的“衔恩”可能指受到恩惠或者感激之情。“转微”意味着这份恩情虽然深重,但回报却是微不足道的。
  1. 定知书课日
  • 解释:书课通常指教学或读书。诗人可能意识到,尽管有学业上的压力,但这是他作为教师的责任所在。
  1. 优诏许辞归
  • 注释:“优诏”是朝廷对官员的特别恩准。诗人得到了朝廷的特别允许,可以辞去官职,回到家乡。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一位文人在社会压力和个人情感之间的挣扎和矛盾。立春后,他获得了休假的机会,但内心却感到空虚。他感叹自己的青春已逝而无法追忆,同时面临经济困境和疾病困扰。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并得到了朝廷的特别允许,得以辞官归乡。诗中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