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荣枯无异同,百年哀乐又归空。
夜阑鸟鹊相争处,林下真僧在定中。

【注释】

观壁卢九:观看壁画中卢九的形象。图:指壁画。

一世荣枯无异同,百年哀乐又归空:一生的荣辱兴衰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百年来的喜怒哀乐又都归于虚无。世荣世忧,人皆有之,但终为虚无。一:一生。

夜阑:深夜。鸟鹊:这里指诗人自己。相争处:指自己与自己内心的斗争。

林下真僧在定中:在树林下真正修行的僧人正在打坐中,即禅定。

【赏析】

此词是作者观壁上卢九的画像有感而作,以佛家的生死轮回思想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出他超脱尘世、追求解脱的情怀。

上片起首二句“一世荣枯无异同,百年哀乐又归空”写卢九一生荣耀和悲苦,都是虚幻的东西,最终都会消失,这正符合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无异同”,没有区别,说明世间一切荣枯哀乐都是相对的,都是无常的。“百年哀乐又归空”,百年来的喜怒哀乐最终又归于虚无,这是对人生的一种超越的认识,也是佛教“缘起性空”思想的体现。

下片三、四两句“夜阑鸟鹊相争处,林下真僧在定中”描写的是一幅禅院中的静穆景象。“鸟鹊”喻指作者自己,因为“夜阑”正是作者独处的时候。此时作者心中充满了对名利的淡泊,也体现了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认为一切都是如梦如幻,如鸟鹊相争一般,都是虚幻的。“林下真僧在定中”,这里的“真僧”指禅僧。“定中”指禅定,禅僧在禅定中冥思冥想,参悟佛法。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洞察和把握。

整首词通过观壁上卢九的画像,作者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他用佛家的生死轮回观念来看待自己的一生和他人的生命,认为所有的荣枯、哀乐都是虚幻的,最后都归于虚无。同时,他也通过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对禅定的体验,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世界的洞察和把握。这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也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