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女乘春上画楼,一声歌发满城秋。
无端更唱关山曲,不是征人亦泪流。
赵女:指赵飞燕。乘春:春天时,即在阳春时节。上画楼:登上高楼,登上城楼。
一声歌发:指一曲歌声传遍了整个城邑。一发:同“发”,发出。满城秋:指全城都沉浸在秋天的气氛里。
无端:无缘无故。更唱关山曲:无缘无故地唱起《关山》一类的边塞歌曲。关山曲:泛指边关戍守之歌。
不是征人:指那些出征的人。亦:也。泪流:流泪。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借咏史以抒忧国伤时的感慨。诗人通过赵女登楼唱歌这一事件,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不关心民生疾苦、一味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致使边关烽烟四起,国家危如累卵的愤慨之情。
第一句写赵女登上画楼,高歌一曲,歌声传遍全城,使人们沉浸在一片秋天的氛围中。然而,紧接着一句“一声歌发满城秋”,却突然转换了场景,将笔触转向了一个更为深沉、更为悲凉的主题——战争。
第二、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惨状。这里所说的“更唱关山曲”,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强制所为。这一句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更暗示了战乱背后的原因——“不是征人”。原来,这些无辜的人们被迫卷入了战火之中,他们的泪水早已流干,而那些真正参与战争的人,又何尝能够幸免于难呢?
最后一句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它指出,无论是赵女还是征人,都已无法逃脱战争的魔掌。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