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金銮殿后居,天中行坐侍龙舆。
承恩不许离床谢,密诏常教倚案书。
马上唤遮红觜鸭,船头看钓赤鳞鱼。
闲曹散吏无相识,犹记荆州拜谒初。

【诗句注释】

上杜元颖:即“奉和杜相公”。上:向、对。杜元颖,字景山,唐宪宗时宰相。

学士:指翰林院学士,官名。

金銮殿后居:指翰林院学士在宫中的地位。金銮殿,皇帝处理政事之处。

天中行坐侍龙舆:指翰林院学士在皇帝身边办事。天中,指天空之中,这里借指皇宫之内。龙舆,皇帝所乘坐之车。

承恩不许离床谢:承恩,受恩,感恩。许,允许。离,离开。床,此处指御床。谢,道谢。

密诏常教倚案书:密诏,皇帝的亲笔诏书。常教,常常教导。倚案书,坐在书桌旁写作文。

马上唤遮红觜鸭,船头看钓赤鳞鱼:这是描写诗人骑马出行时的景色。马上,骑在马上。红觜鸭,一种水鸟,嘴红色。遮,遮住。红觜鸭,即鹅。

船头看钓赤鳞鱼:船头上钓鱼。赤鳞鱼,一种鱼,其鳞为红色。

闲曹散吏无相识:闲曹,闲散的官职或部门。无相识,没有熟人。

犹记荆州拜谒初:犹记得当年刚到荆州时第一次拜见的情景。荆州,唐代的州治所在。

【译文】

学士们在金銮殿后面居住,在皇帝身边侍奉着龙驾。

感激皇恩,我不允许自己离开御床而道谢;皇上经常教导我倚案书写文章。

我骑着马去拦截那些遮住视线的红嘴野鹅,船头观赏着水中的赤鳞鱼儿。

我在闲散的地方任职,没有熟人,还记得当年刚到荆州时第一次拜见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应制诗(皇帝命人写的诗歌)。诗中主要表现的是诗人对翰林学士职务的热爱,以及对皇帝的感恩之情。

首联“学士金銮殿后居,天中行坐侍龙舆”,诗人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居住在皇宫的金銮殿后,每天在皇帝身边侍奉着龙驾。这里既表现了诗人的地位尊贵,也体现了他受到皇帝的厚爱和信任。

颔联“承恩不许离床谢,密诏常教倚案书”,诗人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他说,自己因为受到皇帝的恩惠,所以不能离开御床而道谢;而皇帝还常常教导我写文章。这既是对皇帝的赞美,也是对自己职责的肯定。

颈联“马上唤遮红觜鸭,船头看钓赤鳞鱼”,诗人描绘了他骑马出行时的景色。他一边骑马,一边拦截住挡住视线的红嘴野鹅;他在船上,一边欣赏着水中的赤鳞鱼。这里的“马上”、“船头”都表现了他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红觜鸭”、“赤鳞鱼”则展现了他生活的情趣和对自然的亲近感。

尾联“闲曹散吏无相识,犹记荆州拜谒初”,诗人回忆了自己当初在荆州时第一次拜见皇帝的情景。那时他只是一个闲散的官员,没有太多的朋友和熟人。但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是他的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翰林学士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恩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态度。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