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
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夜闻子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子规啼不歇
  • “子规”是一种鸟类,也被称为杜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因其叫声类似“咕咕”,常常被视为悲鸣的象征。
  • “啼不歇”表达了杜鹃的叫声连绵不断,似乎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这增添了一种哀婉的气氛。
  1. 到晓口应穿
  • 这句话描绘了声音穿透整个夜晚的情景。”到晓”表明这种声音直到天亮都持续存在。
  • “口应穿”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穿越墙壁或屋顶,仿佛能够穿透物体直达人的耳朵。
  1. 况是不眠夜
  • “不眠夜”说明是在夜间听到的声音,通常人们睡觉时不会听到如此清晰的自然声音。
  • “况”在这里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听觉体验的特殊性和强烈程度。
  1. 声声在耳边
  • 最后一句重复了前文的意境,强化了声音的存在感。
  • “在耳边”传达了声音的清晰可闻,让人感觉就像它就在耳边一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夜深人静时,杜鹃的悲鸣声穿透寂静的夜空,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李白运用简洁而充满情感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真实又超现实的听觉世界。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壮美,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