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
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马。
日夜风吹满陇头,还随陇水东西流。
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
【注释】
天山路傍:在长安城东的天山。
一株梅:指一株梅花树。
昭君已殁:指西汉时期,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的故事。汉朝派王昭君去和亲,匈奴王也送她一个“阏氏”,意为“第一夫人”。
汉使回:指汉朝使臣回来。
系马:拴在路边让行人休息。
陇头:陇山,今陕西一带的山脉,陇水从山下流过。
九衢:指长安城中纵横交错的街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安城中的一株梅花树所写的咏物诗。它通过写这株梅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切,以及他对人民所寄予的深厚感情。
首句点明地点,说明是长安城中天山旁一株梅花树,接着以“年年花发黄云下”写出梅花的坚韧,不畏艰难地生长在长安城的天山旁。第二句写历史故事,昭君出塞后,人们思念王昭君,纷纷折梅寄情,后来汉朝使者归来,又有人折梅怀念昭君。第三句写风物,风吹着满陇的梅花,它们随着陇水往东流去。第四句写现实情景,如果长安城中有梅花树的话,那么长安城里的少年们就用不着攀折这株梅花了。
全诗用典贴切自然,既写出了梅花的坚强不屈,也写出了人们对王昭君的怀念和对国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