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初鸣,明星照东屋。鸡再鸣,红霞生海腹。百官待漏双阙前,圣人亦挂山龙服。
宝钗命妇灯下起,环佩玲珑晓光里。直内初烧玉案香,司更尚滴铜壶水。
金吾卫里直郎妻,到明不睡听晨鸡。天头日月相送迎,夜栖旦鸣人不迷。

这首诗是《杂歌谣辞》中名为“鸡鸣曲”的作品,描述了鸡叫时宫廷内外的景象。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

  1. 第一句:“鸡初鸣,明星照东屋。”
  • “鸡初鸣”指的是清晨的第一声鸡鸣。
  • “明星照东屋”意味着星星的光亮透过窗户照射到室内,这通常发生在黎明时分。
  1. 第二句:“鸡再鸣,红霞生海腹。”
  • “鸡再鸣”指鸡再次鸣叫。
  • “红霞生海腹”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如同红色一样,出现在大海(或湖泊)的边缘。
  1. 第三句:“百官待漏双阙前,圣人亦挂山龙服。”
  • “百官待漏”意指朝廷官员们等待上朝的时间。
  • “双阙前”指的是两座巍峨的宫殿门楼,古代帝王的宫殿多以双阙为名。
  • “圣人亦挂山龙服”描述的是皇帝穿着象征权威的山龙袍。
  1. 第四句:“宝钗命妇灯下起,环佩玲珑晓光里。”
  • “宝钗”指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
  • “命妇”泛指宫中女官。
  • “灯下起”指的是在灯光下起床。
  • “环佩玲珑”形容女子的珠宝耳环精致闪亮。
  • “晓光里”指早晨的阳光下。
  1. 第五句:“直内初烧玉案香,司更尚滴铜壶水。”
  • “直内”是指宫中的正堂或大殿。
  • “玉案”指放置有玉器的桌子。
  • “香”在这里指点燃的香。
  • “司更”可能指的是负责时间管理的人员。
  • “尚滴铜壶水”意味着计时人员正在滴水来报时。这里用水来计时可能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钟表,而使用水滴作为时间的象征。
  1. 第六句:“金吾卫里直郎妻,到明不睡听晨鸡。”
  • “金吾卫”是古代负责京城治安的机构,也称为“五营”。
  • “直郎妻”指的是在金吾卫工作的郎官的妻子。
  • “到明”表示直到天亮。
  • “听晨鸡”是指在黎明时分倾听公鸡的啼叫声。

这首诗通过描绘鸡鸣时的宫廷生活和民间景象,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和人们的情感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活动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