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竹森疏玉质寒,色包葱碧尽琅玕。
翠筠不乐湘娥泪,斑箨堪裁汉主冠。
成韵含风已萧瑟,媚涟凝渌更檀栾。
此君引凤为龙日,耸节稍云直上看。



庭竹森疏玉质寒,色包葱碧尽琅玕。

翠筠不乐湘娥泪,斑箨堪裁汉主冠。

成韵含风已萧瑟,媚涟凝渌更檀栾。

此君引凤为龙日,耸节稍云直上看。

注释:

  • 庭院里的竹子长得又密又疏,就像玉石一样洁白而冷清,它的色彩和葱绿的竹叶交相辉映,如同所有的竹子都是琅玕。
  • 绿色的竹子不喜欢湘娥的泪水,因为湘娥流泪时,泪水会沾湿竹子。斑竹可以制作汉文帝的帽子。
  • 竹子在微风中发出的声音已经显得萧瑟了,它那美丽动人的姿态就像凝聚着清泉的翡翠一样,让人看了就感到愉悦。
  • 这竹子就像凤凰引来的龙一样珍贵,它的高耸的枝干就像是要飞向天空一般,让人们只能远远地仰望它。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庭院里生长的竹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竹林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竹子的美态。
    首联“庭竹森疏玉质寒,色包葱碧尽琅玕。”是直接描写竹林。诗人将竹林比作白玉,形容其质地坚硬,颜色清新如葱绿色,仿佛所有的竹子都是琅玕(美玉)。
    颔联“翠筠不乐湘娥泪,斑箨堪裁汉主冠。”则转向了对竹子性格的描绘。诗人通过湘娥和汉文帝的故事来暗示竹子坚韧、不屈的性格,以及它能够承受各种考验和磨难的能力。
    颈联“成韵含风已萧瑟,媚涟凝渌更檀栾。”进一步描述了竹子的特性。竹子在微风中发出的声音已经显得萧瑟了,它那美丽动人的姿态就像凝聚着清泉的翡翠一样,让人看了就感到愉悦。
    尾联“此君引凤为龙日,耸节稍云直上看。”则是将竹子比喻成高贵的凤凰,赞美其高大挺拔的身姿,像是要飞向天空一般,让人们只能远远地仰望它。这里的“引凤为龙”,意味着竹子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能够吸引凤凰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伙伴,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精神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