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退谢名累,道存嘉止足。
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
偶寻野外寺,仰慕贤者躅。
不见昔簪裾,犹有旧松竹。
烟霞虽异世,风韵如在瞩。
余即江海上,归辙青山曲。
经湛长史草堂
身退谢名累,道存嘉止足。
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
偶寻野外寺,仰慕贤者躅。
不见昔簪裾,犹有旧松竹。
烟霞虽异世,风韵如在瞩。
余即江海上,归辙青山曲。
注释与赏析:
- 身退谢名累: 表示放弃仕途,避免官场的纷争和名利的拖累。
- 道存嘉止足: 表示追求道家的理想生活,满足于心灵的平和与自在。
- 设醴降华幡: 准备美酒来迎接宾客或表达敬意时,悬挂象征智慧与美德的幡旗。
- 挂冠守空谷: 卸下官职,隐居山林,过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 偶寻野外寺: 偶尔到访附近的寺庙,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 仰慕贤者躅: 仰慕那些贤人的行为典范,希望效仿他们。
- 不见昔簪裾: 昔日的服饰(簪裾)已经不复存在,但贤人的风采依旧让人怀念。
- 犹有旧松竹: 尽管外界环境变了,但仍然保留着一些自然的美好,如松树和竹子。
- 烟霞虽异世: 尽管身处不同的时代,但自然美景和美好情操依然存在。
- 风韵如在瞩: 虽然身在异地,但心中仍能感受和欣赏到前贤们的智慧与品格。
- 余即江海上: 我如今就在长江之滨,一个宁静的角落。
- 归辙青山曲: 沿着回家的小路,经过青翠的山峦,回到了家乡。
译文
身退谢名累,道存嘉止足。
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
偶寻野外寺,仰慕贤者躅。
不见昔簪裾,犹有旧松竹。
烟霞虽异世,风韵如在瞩。
余即江海上,归辙青山曲。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贤者的敬仰之情。通过描绘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诗中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等手法,如”挂冠”与”设醴”分别代表了放下世俗功名与追求精神享受;”贤者躅”则象征了高尚的人格风范。整体上,诗歌呈现出一种宁静、深远、超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