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瀑布寺,传有白头师。
幻迹示羸病,空门无住持。
雪晴看鹤去,海夜与龙期。
永愿亲瓶屦,呈功得问疑。
注释:
- 寄天台秀师:写给天台山的秀士。
- 传有白头师:相传有一位白发的和尚(秀士)。
- 幻迹示羸病:幻化的身形给羸弱多病的和尚看。
- 空门无住持: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必一定要到寺里出家才能得到解脱,所以“空门”没有固定的住持。
- 雪晴看鹤去:雪后晴朗的天气,看着一群鹤飞走了。
- 海夜与龙期:在海上夜晚与龙共度时光。
- 永愿亲瓶屦:永远愿意亲近僧人的鞋子、衣服等物品。
- 呈功得问疑:表现出自己的功绩时,也可以向别人提出疑问。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写给一位名叫秀士的人的。诗人通过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对这位秀士深深的敬仰之情。
首联,“天台瀑布寺,传有白头师”,诗人首先点明了地点——天台瀑布寺,并且提到了一位著名的和尚——白头师。这里的“传有”二字,既表明了这位和尚的名气之大,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位和尚的敬仰之情。
颔联,“幻迹示羸病,空门无住持”,诗人通过描绘和尚幻化的身影给羸弱多病的自己看,表达了对和尚的感激之情。在这里,“幻迹示羸病”既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赞美,因为和尚的幻化身影就像是一位慈祥的导师,给予自己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而“空门无住持”则揭示了和尚的修行之道,即不拘泥于形式,而是以心传心,以行证道。
颈联,“雪晴看鹤去,海夜与龙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雪后的清晨,一群鹤飞向远方;而在海上夜晚,诗人与和尚共度时光。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和尚修行境界的描绘。
尾联,“永愿亲瓶屦,呈功得问疑”,诗人表达出了自己对和尚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他希望能够像和尚一样亲近生活,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功绩,并不怕向他人提出疑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和尚深深的敬仰之情和对其修行之道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