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林中客,闲知州县劳。
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
自说名因石,谁逢手种桃。
丹经傥相授,何用恋青袍。

【注释】

遇谷口道士:遇见了谷口的道士。

一见林中客,闲知州县劳:你只是偶然遇到我这位隐居山林中的客人罢了,我也只是闲暇地了解一下地方官员的辛劳而已。

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远处的山峦被秋云笼罩,显得更加苍茫;夕阳斜照在山上,显得格外壮观。

自说名因石,谁逢手种桃:这山谷里的石头是有名的,传说它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和名声;而这里又有人亲手栽种了桃花,可见这里的环境是多么美好。

丹经傥相授,何用恋青袍:如果我能有机会学到这些神奇的丹道之术,又何必还要留恋那身青色官服呢?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道士的偶遇及对道家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一见林中客,闲知州县劳”,诗人与谷口道士邂逅相遇,诗人便以好奇的心态来了解对方,从对方的言行举止中,诗人了解到他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颔联“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他对道教生活的向往之情。白云悠悠、秋色浓浓,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苍岭巍峨、夕阳西下,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这种自然景色之美,正是道教所倡导的一种理想境界。

颈联“自说名因石,谁逢手种桃”,诗人进一步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道家生活的喜爱之情。他说:“这山谷里的石头是有名的,传说它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和名声。”又说:“而这里又有人亲手栽种了桃花,可见这里的环境是多么美好。”通过这样的对话,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教生活的深深向往之情。

尾联“丹经傥相授,何用恋青袍”,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道家生活的追求之意。他说:“如果我能有机会学到这些神奇的丹道之术,又何必还要留恋那身青色官服呢?”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他希望能找到一种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