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冠獬豸,值节佩茱萸。
均覆徵三壤,登车出五湖。
水风凄落日,岸叶飒衰芜。
自恨尘中使,何因在路隅。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送人冠獬豸:送别之人头戴獬豸冠。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公正。

值节佩茱萸:恰逢重阳佳节,佩带着茱萸。茱萸是一种植物,传说中可以辟邪。

均覆征三壤,登车出五湖:分别埋葬在三个地方,然后登上车子离开这五个湖泊。

水风凄落日,岸叶飒衰芜:水边风吹动落叶,岸边的草木已经枯黄。

自恨尘中使,何因在路隅:自己感到惭愧,身为使者却在路边徘徊。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送别友人时,对友情的感慨。诗的前四句写送别的场景,后四句写送别之后的感受。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但感情真挚、深沉。

首句“送人冠獬豸”,交代了送别的对象——一个戴獬豸冠的人。獬豸,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辨是非曲直。这里用来比喻送别之人正义、正直。第二句“值节佩茱萸”,则点出了时节——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有登高赏菊、佩茱萸的习俗。这句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也暗示了友人的身份。第三句“均覆徵三壤”,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均,均匀;盖,遮盖;三壤,三个地方;这句的意思是说,送别之人被埋葬在三个地方(可能指的是京城和故乡),然后登上车子离开这五个湖泊。第四句“水风凄落日,岸叶飒衰芜”,描写了送别之后的环境。水风凄落,日色渐暗;岸边草叶飒飒地随风飘落,衰草遍地。这几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个凄凉而又庄重的氛围。

最后两句“自恨尘中使,何因在路隅”,表达了送别之人对自己使命的无奈和自责。自恨一词,既表达了送别之人的无奈情绪,也透露出他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何因二字,则是对送别之后自己在路边徘徊这一行为的反思,表达了他对自己作为使者身份的自觉和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和送别之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慨和对使命的担当。同时,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