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
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
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
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
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
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诗句释义与译文: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此诗是诗人在巴州光福寺所见一楠木所写的诗。
近郭城南山寺深:楠木靠近城外的南山,而寺庙藏在很深的地方。
亭亭奇树出禅林:这棵楠树非常壮观,矗立在寺院之中。
结根幽壑不知岁: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幽深的山谷中,仿佛忘记了岁月的流逝。
耸干摩天凡几寻:它的树干高耸入云,几乎要接触到天空。
翠色晚将岚气合:傍晚时分,它的翠绿色和周围的山岚融合在一起。
月光时有夜猿吟:月光下,有时能听到夜猿的鸣叫声。
经行绿叶望成盖:我在经过这片楠树林时,看到它们像绿色的帐篷一样密集。
宴坐黄花长满襟:坐在树下,黄色的花洒满了我的衣襟。
此木尝闻生豫章:我曾经听说过,这种楠木生长在豫章地区。
今朝独秀在巴乡:今天它在巴州这个地方显得格外出众。
凌霜不肯让松柏:它不愿意被其他植物比下去,就像松柏一样坚韧。
作宇由来称栋梁:它作为建筑的柱材,自古以来就被认为非常重要。
会待良工时一眄:等待技艺高超的人来仔细观赏它。
应归法水作慈航:最终它会成为佛法传播的媒介,如同慈悲的航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巴州光福寺内一株独特的楠木。诗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还体现了对生命力、坚韧不拔和自然美的独特见解。首句通过“近郭城南山寺深”设置了场景,为后文的自然景观铺垫。接下来的四句详细描写了楠木的形态和特点,如“亭亭奇树出禅林”、“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楠木的雄伟与坚韧。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此外,诗人通过对楠木的赞美,也隐喻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最后两句“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更是强调了楠木的价值和地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山水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