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乱后偏堪惜,世路抛来已自生。
犹有玉真长命缕,樽前时唱缓羁情。
南至四首
年华乱后偏堪惜,世路抛来已自生。
犹有玉真长命缕,樽前时唱缓羁情。
注释:
- 今冬腊后无残日:指冬日之后没有残留的阳光,形容时间过得快,春天即将来临。
- 却恨早梅添旅思:心中却因早春梅花的到来而增添了旅途中的思念之情。
- 强偷春力报年华:尽管努力掩饰内心对春天的喜爱,但仍然无法抑制对年华逝去的感慨。
- 花时不是偏愁我:并不是因为花期的到来而感到忧愁,而是更担心美好的时光流逝。
- 好事应难总取他:美好的事情难以全部拥有,只能尽力去享受其中的一部分。
- 已被诗魔长役思:已经被诗意的困扰和束缚,无法自由地享受生活。
- 眼中莫厌早梅多:不要因为看到早春的梅花而感到厌烦,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赏析:
《南至四首》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认识。
第一首诗“今冬腊后无残日,故国烧来有几家。”表达了岁月无情,时光荏苒,冬天过后,大地一片萧瑟,只有少数人家还残留着一丝生命力。这里的“无残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迅速流逝,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的美好。
第二首诗“却恨早梅添旅思,强偷春力报年华。”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无奈与抗拒。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旅途的思念和对年华逝去的感慨。这里的“强偷春力报年华”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到来时的内心挣扎和无奈。
第三首诗“花时不是偏愁我,好事应难总取他。”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力感。诗人认为,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完全拥有,只能尽力去珍惜其中的一小部分。这里的“偏愁我”和“难总取他”都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无奈。
最后一首诗“已被诗魔长役思,眼中莫厌早梅多。”则是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无奈和苦恼。诗人被诗歌创作所困扰,无法摆脱它的影响。然而,即使如此,诗人也不愿放弃对早春梅花的喜爱,因为它总能给他带来一丝慰藉和希望。这里的“诗魔长役思”形象地描绘了诗歌创作给诗人带来的无尽烦恼和痛苦。
《南至四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美好的深深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和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