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虽恨失青毡,自见芭蕉几十篇。
应是阿刘还宿债,剩拚才思折供钱。
【注释】青毡:指代皇帝的御座。芭蕉:一种植物,叶子长而圆,绿色。阿刘:汉代乐浪郡的郡长刘向。宿债:宿怨、宿怨未了。折供钱:指以文才换取钱财。
【赏析】此诗为诗人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时所作。当时诗人被贬为江陵府司马。诗人用“青毡”与“芭蕉”比喻自己的处境,既表明自己对朝中权贵的不满,也暗含自己对朝廷的失望之情。诗人借“阿刘还宿债”之典,表明自己虽然被贬,但仍怀有报国之志,希望能得到赏识重用,继续为国家效力。同时,诗人也借此典故讽刺那些只会阿谀奉承、不思进取的人。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被贬,但仍会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