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缄幽信自襄阳,上报先生去岁亡。
山客为医翻贳药,野僧因吊却焚香。
峰头孤冢为云穴,松下灵筵是石床。
宗炳死来君又去,终身不复到柴桑。

伤史拱山人

一缄幽信自襄阳,上报先生去岁亡。

山客为医翻贳药,野僧因吊却焚香。

峰头孤冢为云穴,松下灵筵是石床。

宗炳死来君又去,终身不复到柴桑。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一缄幽信自襄阳”:诗人通过这封信传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襄阳的思念。
  2. “上报先生去岁亡”:这里的“上”可能是指“报告”,“去岁亡”则意味着朋友已在去年离世。
  3. “山客为医翻贳药”:山中的客人因为医术而得到药材,这里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医学的重要性。
  4. “野僧因吊却焚香”:僧人为纪念故人而去祭奠,并焚烧香火,展示了佛教文化在民间的影响。
  5. “峰头孤冢为云穴”:形容坟墓被云雾笼罩,象征着友人的高洁和不朽。
  6. “松下灵筵是石床”:松树下的祭祀场所如同石床上一般,显示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生。
  7. “宗炳死来君又去”:宗炳的去世使得诗人感到悲伤,同时诗人自己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
  8. “终身不复到柴桑”:诗人表示自己将不再有机会回到柴桑,表达了一种遗憾或无奈。
  • 译文与翻译

  • 此诗通过简洁的句子传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怀旧之情。

  • 每句话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展开,如对故人的思念、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生的无常。

  • 赏析与思考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 诗中的情感丰富而细腻,既有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

  • 通过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