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
桂寒自落翻经案,石冷空消洗钵泉。
炉里尚飘残玉篆,龛中仍锁小金仙。
须将二百签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皮日休访问寂上人不遇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与赏析:

  1. 何处寻云暂废禅:表达了诗人在寻找寂上人时,暂时放下修行,寄居于草堂休息的情景。这里“何处寻”体现了诗人在寻找中表现出的迷茫和无奈,“云”则象征着无拘无束的心境。

  2. 客来还寄草堂眠:描述了寂上人的客人来访,他选择回到草堂中休息,暗示了一种归隐的生活态度。这里的“草堂”,可能指的是寂上人居住的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简朴。

  3. 桂寒自落翻经案:以桂花凋零为背景,暗喻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自落”强调了桂花自主落下的状态,反映了时间的无情。”翻经案”则暗示了寂静的环境中,仍有学问和思考的存在。

  4. 石冷空消洗钵泉:通过石头的寒冷和泉水的消失,传达出环境的清冷和寂上人不在的寂寞。”空消”表达了泉水被完全吸收的意象,增强了孤独感。

  5. 炉里尚飘残玉篆:描绘了炉中仍存有未燃尽的火苗,象征寂上人留下的遗物或精神影响。”尚飘”表现了这些遗物的永恒存在。

  6. 龛中仍锁小金仙:暗示寂上人的精神世界虽已远去,但留给后人的是珍贵的精神财富。”小金仙”可能指的是小巧的佛像,代表了寂上人的精神和信仰。

  7. 须将二百签回去:这里的“二百签”可能是指官府的公文或者任务,表达了诗人必须回去处理公事或等待的态度。”得得支公恐隔年”中的“支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名士陶渊明,他的隐居生活与诗人的寻求似乎形成了对比。

《访寂上人不遇》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和自然的态度和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能感受到古典诗词中蕴含的哲理和美学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