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卧山城,闲知节物情。
莺多过春语,蝉不待秋鸣。
气嗽因寒发,风痰欲雨生。
病身无所用,唯解卜阴晴。

注释:

三载卧山城,闲知节物情。

莺多过春语,蝉不待秋鸣。

这三年的光阴都在山城里度过。悠闲地了解季节的变化。

莺鸟多得像春天的言语一样,蝉儿也不等到秋天就鸣叫了。

气嗽因寒发,风痰欲雨生。

因为咳嗽,所以会因寒冷引发;因为风痰,所以会有下雨的感觉。

病身无所用,唯解卜阴晴。

生病的身体没有什么用处,只有懂得看天气才能知道晴天和阴天。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时所作。诗中通过写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第一句“三载卧山城,闲知节物情。”描述了自己在山城中度过了三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闲来无事,观察和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变化,从中感受到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孤独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奈。

第二句“莺多过春语,蝉不待秋鸣。”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莺鸟多得像春天的言语一样,而蝉儿却早早就开始鸣叫了。这里,诗人以莺鸟和蝉儿为例,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繁荣昌盛。然而,诗人并没有被这种美好的景象所迷惑,反而更加关注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处境。

第三句“气嗽因寒发,风痰欲雨生。”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描写。由于长期的疾病和身体的虚弱,他常常会因为寒冷而咳嗽,或者因为风邪而产生痰湿。这些病症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他的身体,也给他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然而,面对这些困境,诗人并没有感到绝望,反而能够从这些病症中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和意义。

第四句“病身无所用,唯解卜阴晴。”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尽管身体虚弱,但他依然能够通过观察天气来判断晴天和阴天。这里的“解”字可以理解为“懂得”或“领悟”。诗人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找到了一种应对生活困境的方式。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有些无奈和无力,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