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谁家住,云扃锁竹泉。
主人何处去,萝薜换貂蝉。
籍在金闺内,班排玉扆前。
诚知忆山水,归得是何年。

《题崔常侍济源庄》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与官场变迁的诗。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 “谷口谁家住,云扃锁竹泉”

  • 这句诗通过描述隐逸生活的环境——一个被云雾封锁的山谷中的家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谁家”一词增加了诗句的神秘感和对未知的好奇,使得读者不禁想要探究这背后的故事。

  • “竹林”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象征了隐士的生活哲学,即超脱世俗,与世无争。

  • “主人何处去,萝薜换貂蝉”

  • 此句表达了主人身份的转变,从隐居者到官场中人。使用“萝薜换貂蝉”形象地描绘了这一转变,萝薜(一种藤蔓植物)象征着自然的质朴,而貂蝉则代表着华丽的官服,二者的对比突出了主人身份的变化。

  • 这种变化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怀念。

  • “籍在金闺内,班排玉扆前”

  • 这里描述了主人在朝廷中的新角色,他的官职已经上升到了朝廷的核心位置。”金闺”和”玉扆”都是高贵的象征,表明主人的地位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

  • 这句诗也透露出一种荣耀,但也隐含着压力和责任,因为作为朝廷高官,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维护自己的地位。

  • “诚知忆山水,归得是何年”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回归自然、不再受制于官场事务的愿望。”真知”强调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 “归得是何年”则是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当前状况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对于无法实现的理想生活感到深深的遗憾。

《题崔常侍济源庄》通过对隐士生活与官场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倾向,即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尊重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