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多旅恨,西上少知音。
寒食看花眼,春风落日心。
百忧当二月,一醉直千金。
到处公卿席,无辞酒盏深。
送别常秀才(常举,字士美)下第东归
常秀才落第后东归,心中充满旅愁;
而西上长安时却鲜有知音。
寒食节上赏花眼花,春风中看落日心伤;
满腹忧思恰似二月之草,一醉方能直抵千金之贵。
到处皆为公卿宴席所邀,无酒则不能尽兴。
注释:
- 常秀才(常举):唐代文学家、官员。
- 下第:科举考试失败,即落第。
- 东归:指回到家乡。
- 少知音:缺少理解自己或欣赏自己的人。
- 寒食:古代清明节的前一天或前两天的一个节日。
- 春花:春天的花朵。
- 落日:夕阳。
- 百忧当二月:百忧指的是很多忧虑,二月是指农历二月,此处借指人生的许多烦恼。
- 一醉直千金:一次喝醉了可以花费千金。
- 公卿:古代指高官贵族,此处泛指达官贵人。
- 酒盏深:酒杯斟得满满的,象征饮酒畅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常秀才落第后的感慨以及对其未来的祝愿。首联“东归多旅恨,西上少知音”描述了常秀才回归家乡时的心情,既感到旅途的艰辛,又缺少知音的慰藉,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哀愁。
颔联“寒食看花眼,春风落日心”承接前一句的孤寂之情,描绘了常秀才在寒食节赏花时的心境。寒食节是一个纪念先人的节日,但常秀才此时的心情并不清明,反而因为赏花而生出了种种烦恼。
颈联“百忧当二月,一醉直千金”则进一步揭示了常秀才的内心世界。二月象征着人生的许多烦恼,而醉酒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暂时解脱。然而,这短暂的快乐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是一时的麻醉。
尾联“到处公卿席,无辞酒盏深”则展现了常秀才对未来的期待。他虽然现在处于低谷,但仍然希望能够通过结交权贵来改变命运。这里的“酒盏深”暗示了常秀才对于社交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写常秀才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一个落榜者的心路历程。它不仅表达了对常秀才的同情和安慰,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起伏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